苯酚(Phenol) 是一種有機化合物,化學式為C6H5OH,是具有特殊氣味的無色針狀晶體, 有毒,是生產(chǎn)某些樹脂、殺菌劑、防腐劑以及藥物(如阿司匹林)的重要原料。也可用于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處理, 皮膚殺菌、止癢及中耳炎。熔點43℃,常溫下微溶于水,易溶于有機溶劑;當溫度高于65℃時,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。苯酚有腐蝕性,接觸后會使局部蛋白質變性,其溶液沾到皮膚上可用酒精洗滌。小部分苯酚暴露在空氣中被氧氣氧化為醌而呈粉紅色。遇三價鐵離子變紫,通常用此方法來檢驗苯酚。
2017年10月27日,世界衛(wèi)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,苯酚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。
應用領域
廣泛用于制造酚醛樹脂、環(huán)氧樹脂、錦綸纖維、增塑劑、顯影劑、防腐劑、殺蟲劑、殺菌劑、染料、醫(yī)藥、香料和炸藥等。
工業(yè)
苯酚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,用它可制取酚醛樹脂、己內酰胺、雙酚A、水楊酸、苦味酸、五氯酚、2,4-D、己二酸、酚酞n-乙酰乙氧基苯胺等化工產(chǎn)品及中間體,在化工原料、烷基酚、合成纖維、塑料、合成橡膠、醫(yī)藥、農藥、香料、染料、涂料和煉油等工業(yè)中有著重要用途。此外,苯酚還可用作溶劑、實驗試劑和消毒劑,苯酚的水溶液可以使植物細胞內染色體上蛋白質與DNA分離,便于對DNA進行染色。
醫(yī)療
用法與用量
1、器械消毒及排泄物處理1%~5%水溶液。
2、皮膚殺菌與止癢:2%軟膏涂患處。
3、中耳炎用1%~2%苯酚甘油滴耳,每日3次。
制劑與規(guī)格
苯酚軟膏:2%。
苯酚甘油:①1%;②2%。
給藥說明
本品對組織穿透力強,僅在小面積皮膚上使用。高濃度外用可引起組織損傷,甚至壞死。水溶液用于體表,濃度不宜超過2%,外用后不加封包。
不良反應
本品對組織有腐蝕性和刺激性。曾報道在通風較差的場所,以苯酚消毒清潔搖籃和床墊等,引起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,對嬰兒已證實有致命性。
禁忌證
尿布皮炎患兒及6個月以下嬰兒禁用。避免應用在破損皮膚和傷口。
注意事項
健康危害
苯酚對皮膚、粘膜有強烈的腐蝕作用,可抑制中樞神經(jīng)或損害肝、腎功能。
急性中毒:吸入高濃度蒸氣可致頭痛、頭暈、乏力、視物模糊、肺水腫等。誤服引起消化道灼傷,出現(xiàn)燒灼痛,呼出氣帶酚味,嘔吐物或大便可帶血液,有胃腸穿孔的可能,可出現(xiàn)休克、肺水腫、肝或腎損害,出現(xiàn)急性腎功能衰竭,可死于呼吸衰竭。眼接觸可致灼傷??山?jīng)灼傷皮膚吸收經(jīng)一定潛伏期后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。
慢性中毒:可引起頭痛、頭暈、咳嗽、食欲減退、惡心、嘔吐,嚴重者引起蛋白尿??芍缕ぱ?。
環(huán)境危害:對環(huán)境有嚴重危害,對水體和大氣可造成污染。
燃爆危險:該品可燃,高毒,具強腐蝕性,可致人體灼傷。
急救措施
皮膚接觸: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,用甘油、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 (7:3)抹洗,然后用水清洗。或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。就醫(yī)。
眼睛接觸:立即提起眼瞼,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。就醫(yī)。
吸入:迅速脫離現(xiàn)場至空氣新鮮處。保持呼吸道通暢。如呼吸困難,給輸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進行人工呼吸。就醫(yī)。
食入:立即給飲植物油15~30mL。催吐。就醫(yī)。
消防措施
危險特性:遇明火、高熱可燃。
有害燃燒產(chǎn)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。
滅火方法: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、穿全身消防服,在上風向滅火。
滅火劑:水、抗溶性泡沫、干粉、二氧化碳。
泄漏應急處理
應急處理:隔離泄漏污染區(qū),限制出入。切斷火源。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(全面罩),穿防毒服。
小量泄漏:用干石灰、蘇打灰覆蓋。
大量泄漏: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。
操作處置儲存
操作注意事項:密閉操作,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。盡可能采取隔離操作。操作人員須經(jīng)過專門培訓,嚴格遵守操作規(guī)程。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,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,穿透氣型防毒服,戴防化學品手套。遠離火種、熱源,工作場所嚴禁吸煙。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(tǒng)和設備。避免產(chǎn)生粉塵。避免與氧化劑、酸類、堿類接觸。搬運時要輕裝輕卸,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。配備相應品種和數(shù)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。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。
儲存注意事項:儲存于陰涼、通風的庫房。遠離火種、熱源。避免光照。庫溫不超過30℃,相對濕度不超過70%。包裝密封。應與氧化劑、酸類、堿類、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,切忌混儲。配備相應品種和數(shù)量的消防器材。儲區(qū)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。應嚴格執(zhí)行毒物品“五雙”管理制度。
危險品標志
T - 有毒物品
C - 腐蝕性物品
風險術語
R23/24/25 - 吸入、皮膚接觸及吞食有毒。
R34 - 引起灼傷。
R40 - 少數(shù)報道有致癌后果。
R68 - 可能有不可逆后果的危險。